〈焦點評論〉馬騜的「兩個凡是」 / 梁渡
中共政權在毛澤東死後,突然冒出一個華國鋒,一個沒沒無名的中級幹部,只因中共內部權力鬥爭,莫名其妙的被推到權力的顛峰,由毛澤東欽點成為接班人。華國鋒既無戰功,更無政績,有的只是毛澤東那一塊神主牌。華國鋒為了鞏固他的權力基礎,1977年2月7日藉著《人民日報》的社論提出了:「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的「兩個凡是」方針。但最後仍不敵政治的現實,旋即黯然下台。
沒有想到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兩個凡是」的方針竟悄悄的在台灣借屍還魂,只不過華國鋒變成了馬英九,而原來毛主席的「兩個凡是」變成了「凡是中國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來自北京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今天只要中國來個芝麻綠豆大的官,馬政府無不奉為上賓。陳雲林來,台北就戒嚴;韓正來,更視為是財神。更離譜的是,隨便一個來台的犀牛皮中國採購團,信口開河胡謅個數字,不論是「扯很大」或是「騙很大」,立刻被吹捧成祖國讓利、皇恩浩大。馬騜那種落魄戶乞憐施捨的嘴臉,看了不知是令人噁心還是寒心!
但想想也實在怪不得馬英九,俗話說得好:「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馬騜自己無能,施政滿意度長期在百分之二、三十間徘徊,民調不但不見起色,內閣閣員卻不斷出包,上任的兩年,可謂是「空白的兩年」。一切的頹勢完全寄望於ECFA這一帖的「回春妙藥」,但ECFA何時簽、如何簽,早收清單與主動讓利的內容,完全掌握在中國主子的手中,馬英九除了在旁一再陪笑之外,說實在的他又能做些什麼?
民國初年,曾有人這樣形容中國人性格的兩極化,也就是:「你把他當人看,他就自認他是聖人;如果你不把他當人看,他覺得他連狗都不如」。大家不覺得套用在馬英九身上更是貼切,在台灣我們把他當人看,他以為他是聖人;而北京不把他當人看,結果他真的覺得他連狗都不如!
沒有想到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兩個凡是」的方針竟悄悄的在台灣借屍還魂,只不過華國鋒變成了馬英九,而原來毛主席的「兩個凡是」變成了「凡是中國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來自北京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今天只要中國來個芝麻綠豆大的官,馬政府無不奉為上賓。陳雲林來,台北就戒嚴;韓正來,更視為是財神。更離譜的是,隨便一個來台的犀牛皮中國採購團,信口開河胡謅個數字,不論是「扯很大」或是「騙很大」,立刻被吹捧成祖國讓利、皇恩浩大。馬騜那種落魄戶乞憐施捨的嘴臉,看了不知是令人噁心還是寒心!
但想想也實在怪不得馬英九,俗話說得好:「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馬騜自己無能,施政滿意度長期在百分之二、三十間徘徊,民調不但不見起色,內閣閣員卻不斷出包,上任的兩年,可謂是「空白的兩年」。一切的頹勢完全寄望於ECFA這一帖的「回春妙藥」,但ECFA何時簽、如何簽,早收清單與主動讓利的內容,完全掌握在中國主子的手中,馬英九除了在旁一再陪笑之外,說實在的他又能做些什麼?
民國初年,曾有人這樣形容中國人性格的兩極化,也就是:「你把他當人看,他就自認他是聖人;如果你不把他當人看,他覺得他連狗都不如」。大家不覺得套用在馬英九身上更是貼切,在台灣我們把他當人看,他以為他是聖人;而北京不把他當人看,結果他真的覺得他連狗都不如!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