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鎖國」?還是「鎖在中國」! / 編輯部

5/04/2010 10:36:00 上午 張貼者: 蓬萊島雜誌.Net

一、「鎖國」?

「鎖國」是馬英九與國民黨最常用來抨擊扁政府的用語,但「鎖國」到底指的是什麼,馬英九從來不曾說清楚過。其實,大家心裡都知道,在馬英九眼裡,只要堅持台灣主體意識,不對中國無條件的開放、不向中國諂媚示好、屈膝投降,這些都是「鎖國」,所以說「鎖國」是假的議題,把台灣「鎖在中國」才是真正的企圖。

依據學術界共同的認定,近代「鎖國」最顯著的例子有三:一是幕府時代的日本、二是滿清時期的中華帝國,三是文革與改革開放前的中國,三者的共同特徵包括:禁止本國人民出國、禁止外國人民入國,以及嚴禁對外貿易。

如果以這三個特徵為指標,台灣可以算是全世界最開放、最不「鎖國」的國家。

以人民出國為例,2000年共有734萬人次出國,至2008年成長為847萬人次,以總人口2300萬人來算,相當於每年每10個人就有近4個人次出國。其次,外國人(包括中國人民)來台灣,2000年為275萬人次,至2008年增加至385萬人次,同樣與總人口相比,每年每10個人就有將近1.7人次的外國人來台灣,這種高頻率的外界互動,在全世界可說是絕無僅有,而台灣留學生的人數與總人口的比例,長期居世界第一。

再就國際貿易而言,2001年台灣進出口的總額為2343億美元,至2008年增加為4961億美元,8年成長超過兩倍。2001年進出口總額與國民生產毛額GDP的比例為79.8%,至2008年時增加為123.2%。與同時期的其他國家相比,中國進出總額口占GDP的比例約60%,日本則低於30%,而美國更不到25%,如果馬英九的講法說得通,那日本和美國不是比台灣更鎖國嗎?















二、「鎖在中國」!

馬英九一直指控扁政府意識型態治國,恐共、拒共,因此對兩岸經貿多所干預、無理阻撓,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其實,就統計數據而言,兩岸經貿是「過熱」而不是「不足」,台灣沒有鎖國,只是有被鎖在中國的危機!

2002年台灣對中國的貿易總額為533.70億美元,占總貿易額的21.5%,其中出口434.87億美元,占總出口的32.1%,貿易順差336.03億美元。到了2008年,貿易總額成長至1324.89億美元,成長超過2倍,占總貿易額的比例也提高到26.7%,其中出口亦成長至995.79億美元,占總出口的比例更高達39%,貿易順差也激增至589.73億美元。



若做跨國的比較,所現顯現的趨勢則更為嚴峻。2003年,對中國的出口佔總出口的比例為35.7%,同一時期對美、對日、對歐盟及對東協出口佔總出口的比例分別為:17.6%、8.3%、13.8%及11.9%。至2008年,對中國的出口佔總出口的比例增加至39%,但對美、對日、對歐盟的出口佔總出口的比例相對萎縮成12.0%、6.9%及11.7%,只有對東協的出口佔總出口的比例成長為15%。換句話說,台灣的出口已經非常的明顯是以中國為主導的市場為核心。



如果就對外投資而言,台灣更已經是嚴重的被「鎖在中國」,2001年台灣對中國的投資為27.84億美元,佔對外投資總額的的38.8%,佔GDP的0.95%。至2008年,對中國的投資成長近四倍,金額高達106.91億美元,佔對外投資總額70.5%,佔GDP2.73。如果與其他國家相比,2008年對中國投資佔GDP的比例,韓國為0.35%、日本0.07%,而美國更低於0.02%,請問到底誰在鎖國,而誰又已經被「鎖在中國」?


Share/Bookmark

0 意見:

張貼留言

/*2009/12/9更改BRPS驗證碼相關標籤文章顯示*/ /*以上br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