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扁札記〉正面迎擊ECFA公投的挑戰(全文)
9月26日劉建國以壓倒性的7萬4千多票贏得雲林縣山線立委補選,帶給民進黨最好的生日禮物。但更令人興奮的是,同一天澎湖成功舉行了「要不要設置觀光賭場」的公民投票,結果以同意票1萬3397票,反對票1萬7359票,否決了馬英九大選政見的提案。雖然這只是地方性的公共議題,卻是台灣民主及地方自治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因為這是台灣迄至目前為止,第一次沒有杯葛而且是合法有效的公投。
為了推動公投理念在台灣這個國度實現,也為了讓直接民主的普世價值、公投權利能為2300萬台灣人民所享有,不再被剝奪限制,不再被視為洪水猛獸,不再被列為政治禁忌,我在2003年上半年公開宣示:基於國民主權原理,沒有「公投法」,也可以公投。2003年下半年,我們終於有了第一部的「公民投票法」。但由於中國國民黨缺乏誠意,通過的是「鳥籠公投法」,多的是不合理的高門檻限制。儘管我們在2004年和2008年先後舉辦過3次的全國性公投,每一案的贊成票都超過9成,甚至9成5以上,即使投票率也超過4成5,比這次澎湖博弈案還高,竟沒有任何一案通過,但台灣人民並沒有因此就拒絕公投、放棄公投,這次澎湖博弈公投的順利舉行,顯示公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格外具有意義。
這次澎湖公投是以一般相對多數取代「公投法」不合理的高門檻限制,完全符合國際社會公投的慣例與標準。且投票率達42%,贊成與反對的比例為44:56,雙方旗鼓相當。不管贊成或反對,大家都接受公投的民主制度,而不是用抵制或杯葛公投來表達不同的意見,這是過去3次全國性公投所未見的現象,證明公投在台灣這塊土地已逐漸成熟生根,相信再經過幾次的實踐,公投一定會像呼吸空氣那樣的自然。
下次的公投到底要投什麼?其實目前就有一個現成的題目:「支不支持與中國簽署ECFA」。民進黨一直迴避將ECFA交付公投,故提出「簽署ECFA需不需要經公民投票」的公投替代方案,不僅模糊了焦點,更是治絲益棼。背後的理由是因為民調顯示目前有超過半數的民眾支持簽署ECFA,是以不便直接交付公投。
民調固然重要,也只能參考,不能取代理念,更不是決策的唯一依據。用民調治國、用民調治黨都是非常危險的。民調是可以改變的,不要受制於民調,而是想辦法去改變民調。澎湖博弈公投的結果,再度證明民調是可以改變的。特別是黨要有競爭力,要有生命力,更要有創造力,就必須走在前頭帶領民眾,所謂主導議題、引領風騷、鼓動風潮、創造時勢。過去反抗中國國民黨威權統治,強調台灣優先的主體意識,推動民主改革的進步開放,往往是從少數和劣勢開始。如果民調低就不去做,不去追求,台灣的自由、民主、人權和公義又從何而來?
ECFA就像2005年3月14日中國所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一樣,在人大常委會投票前夕,絕大多數的人大代表還不知法案的內容為何。同樣的,閣揆吳敦義說最遲明年春天就要簽署ECFA,但現在我們連ECFA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顯然是「醜媳婦不敢見公婆」。相信只要ECFA的具體內容一曝光,反對簽署ECFA的人就會愈來愈多。
2008年總統大選,馬蕭陣營原先是以「兩岸共同市場」做為競選主軸,後來我們大力宣傳「兩岸共同市場」就是「一中市場」,結果甜漿變毒藥,馬蕭從此不再提「兩岸共同市場」而改提「愛台12大建設」。因為「終極統一」和「一中原則」在台灣是沒有市場。ECFA是「一中市場」的具體落實,即便對部分產業或許會帶來利多,但對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勞工、農民和即將進入就業市場的年輕朋友而言,則是弊大於利。經驗告訴我們,台灣與中國愈是靠近、愈是整合,台灣的經濟發展就愈不正常,產業不斷的空洞化,優質的工作機會快速流失,「大膽西進」、「全面傾中」絕對不是台灣的選項,投資台灣、深耕台灣才是我們唯一的活路。
公投不僅是國民主權的象徵,更是相信人民、守護台灣最具體的表現。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提供充分的資訊,有機會了解其中的利害關係,台灣人民終究會做出最有智慧的選擇。年底縣市長選舉在即,與其讓ECFA議題進入行政訴願而趨於寂靜,不如讓我們重新啟動「支不支持與中國簽署ECFA」的公投連署提案,逼迫馬英九及國民黨政府把ECFA的內容說清楚、講明白,不但不能有暗室密談,更不容許黑箱作業,一切攤在陽光底下。經由競選活動同時進行公投提案的連署,來突顯、聚焦、辯論、檢視ECFA的內容,最後再由台灣人民自己來決定未來要走的路。
我確信馬政府及中國黨再多的掩飾、謊言與美化,都不可能超越台灣人民睿智的抉擇,就讓ECFA公投成為台灣民主另一個重大的成就與勝利。縱令「馬無力」政府再度透過「公審會」封殺提案,民進黨依然可以提前在12月5日贏得ECFA公投的第一仗。
為了推動公投理念在台灣這個國度實現,也為了讓直接民主的普世價值、公投權利能為2300萬台灣人民所享有,不再被剝奪限制,不再被視為洪水猛獸,不再被列為政治禁忌,我在2003年上半年公開宣示:基於國民主權原理,沒有「公投法」,也可以公投。2003年下半年,我們終於有了第一部的「公民投票法」。但由於中國國民黨缺乏誠意,通過的是「鳥籠公投法」,多的是不合理的高門檻限制。儘管我們在2004年和2008年先後舉辦過3次的全國性公投,每一案的贊成票都超過9成,甚至9成5以上,即使投票率也超過4成5,比這次澎湖博弈案還高,竟沒有任何一案通過,但台灣人民並沒有因此就拒絕公投、放棄公投,這次澎湖博弈公投的順利舉行,顯示公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格外具有意義。
這次澎湖公投是以一般相對多數取代「公投法」不合理的高門檻限制,完全符合國際社會公投的慣例與標準。且投票率達42%,贊成與反對的比例為44:56,雙方旗鼓相當。不管贊成或反對,大家都接受公投的民主制度,而不是用抵制或杯葛公投來表達不同的意見,這是過去3次全國性公投所未見的現象,證明公投在台灣這塊土地已逐漸成熟生根,相信再經過幾次的實踐,公投一定會像呼吸空氣那樣的自然。
下次的公投到底要投什麼?其實目前就有一個現成的題目:「支不支持與中國簽署ECFA」。民進黨一直迴避將ECFA交付公投,故提出「簽署ECFA需不需要經公民投票」的公投替代方案,不僅模糊了焦點,更是治絲益棼。背後的理由是因為民調顯示目前有超過半數的民眾支持簽署ECFA,是以不便直接交付公投。
民調固然重要,也只能參考,不能取代理念,更不是決策的唯一依據。用民調治國、用民調治黨都是非常危險的。民調是可以改變的,不要受制於民調,而是想辦法去改變民調。澎湖博弈公投的結果,再度證明民調是可以改變的。特別是黨要有競爭力,要有生命力,更要有創造力,就必須走在前頭帶領民眾,所謂主導議題、引領風騷、鼓動風潮、創造時勢。過去反抗中國國民黨威權統治,強調台灣優先的主體意識,推動民主改革的進步開放,往往是從少數和劣勢開始。如果民調低就不去做,不去追求,台灣的自由、民主、人權和公義又從何而來?
ECFA就像2005年3月14日中國所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一樣,在人大常委會投票前夕,絕大多數的人大代表還不知法案的內容為何。同樣的,閣揆吳敦義說最遲明年春天就要簽署ECFA,但現在我們連ECFA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顯然是「醜媳婦不敢見公婆」。相信只要ECFA的具體內容一曝光,反對簽署ECFA的人就會愈來愈多。
2008年總統大選,馬蕭陣營原先是以「兩岸共同市場」做為競選主軸,後來我們大力宣傳「兩岸共同市場」就是「一中市場」,結果甜漿變毒藥,馬蕭從此不再提「兩岸共同市場」而改提「愛台12大建設」。因為「終極統一」和「一中原則」在台灣是沒有市場。ECFA是「一中市場」的具體落實,即便對部分產業或許會帶來利多,但對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勞工、農民和即將進入就業市場的年輕朋友而言,則是弊大於利。經驗告訴我們,台灣與中國愈是靠近、愈是整合,台灣的經濟發展就愈不正常,產業不斷的空洞化,優質的工作機會快速流失,「大膽西進」、「全面傾中」絕對不是台灣的選項,投資台灣、深耕台灣才是我們唯一的活路。
公投不僅是國民主權的象徵,更是相信人民、守護台灣最具體的表現。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提供充分的資訊,有機會了解其中的利害關係,台灣人民終究會做出最有智慧的選擇。年底縣市長選舉在即,與其讓ECFA議題進入行政訴願而趨於寂靜,不如讓我們重新啟動「支不支持與中國簽署ECFA」的公投連署提案,逼迫馬英九及國民黨政府把ECFA的內容說清楚、講明白,不但不能有暗室密談,更不容許黑箱作業,一切攤在陽光底下。經由競選活動同時進行公投提案的連署,來突顯、聚焦、辯論、檢視ECFA的內容,最後再由台灣人民自己來決定未來要走的路。
我確信馬政府及中國黨再多的掩飾、謊言與美化,都不可能超越台灣人民睿智的抉擇,就讓ECFA公投成為台灣民主另一個重大的成就與勝利。縱令「馬無力」政府再度透過「公審會」封殺提案,民進黨依然可以提前在12月5日贏得ECFA公投的第一仗。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