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沒有黨員的黨 / 梁渡
過去在黨外時期,大家都把「黨外」稱為「沒有黨名的黨」。最近民進黨積極醞釀未來五都市長和議員的提名全部改成用民調來決定,完全將黨員投票排除在外,甚至希望將這樣的制度變成常態,使黨員與黨的提名機制脫鉤。若果真如此,民進黨很快就會變成「沒有黨員的黨」。
政治學101,「政黨」(political party)和「利益團體」(interest group)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政黨會推出候選人參與選舉,而利益團體只進行政策遊說。因此,政治人才的甄補不但是政黨有別於其他政治團體最大的不同,也是政黨最重要的功能。今天民進黨以種種理由,千方百計要把黨員排除在選舉提名機制之外,試問以後還有誰要參加民進黨,又有何理由要成為黨員?
民進黨自建黨以來就一直為「人頭黨員」所苦,提名機制由最早期的幹部評鑑加黨員投票,到黨員投票與民調各佔50%,之後再調整為黨員投票30%、民調70%,現在更要完全捨棄黨員投票。然而,這樣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撇開種種技術性因素不談,民進黨長年不斷修改提名條例,是因為黨意和民意有落差。為什麼會有落差?簡單的說,因為參與黨員投票的人數太少,就好像民調樣本數不夠,得出來的結果當然與母體不同。正本清源之道,應該積極召募新的黨員,而不是反其道而行,讓現有的黨員更加離心離德。
目前民進黨號稱有20萬黨員,如果各級黨部能把招募新黨員當成首要工作,讓黨員人數翻一番變成40萬,甚至翻兩番變成80萬,用自主性黨員壓低人頭黨員所佔的比例,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若將黨員完全排除在提名機制之外,結果造成黨員大量流失,有一天黨員數只剩下3、5萬人,一個人頭大戶,甚至一個派系就可以輕易掌控整個黨的權力結構,中執會、中常會,甚至主席的人選都很可能與整個社會脫節,請問到時候是不是連黨代表、中執委、中常委還有主席,也全部改成用民調來決定,那民進黨還算是一個政黨嗎?
過去國民黨一再鼓吹既然有民調又何必要公投。誠然,只要樣本數夠大,民調與公投,甚至與任何選舉的結果是能夠極為接近,但我們會因此用總統大選民調來取代總統大選嗎?既然答案是否定的,那民進黨的領導階層,你們的邏輯又是什麼?
政治學101,「政黨」(political party)和「利益團體」(interest group)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政黨會推出候選人參與選舉,而利益團體只進行政策遊說。因此,政治人才的甄補不但是政黨有別於其他政治團體最大的不同,也是政黨最重要的功能。今天民進黨以種種理由,千方百計要把黨員排除在選舉提名機制之外,試問以後還有誰要參加民進黨,又有何理由要成為黨員?
民進黨自建黨以來就一直為「人頭黨員」所苦,提名機制由最早期的幹部評鑑加黨員投票,到黨員投票與民調各佔50%,之後再調整為黨員投票30%、民調70%,現在更要完全捨棄黨員投票。然而,這樣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撇開種種技術性因素不談,民進黨長年不斷修改提名條例,是因為黨意和民意有落差。為什麼會有落差?簡單的說,因為參與黨員投票的人數太少,就好像民調樣本數不夠,得出來的結果當然與母體不同。正本清源之道,應該積極召募新的黨員,而不是反其道而行,讓現有的黨員更加離心離德。
目前民進黨號稱有20萬黨員,如果各級黨部能把招募新黨員當成首要工作,讓黨員人數翻一番變成40萬,甚至翻兩番變成80萬,用自主性黨員壓低人頭黨員所佔的比例,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若將黨員完全排除在提名機制之外,結果造成黨員大量流失,有一天黨員數只剩下3、5萬人,一個人頭大戶,甚至一個派系就可以輕易掌控整個黨的權力結構,中執會、中常會,甚至主席的人選都很可能與整個社會脫節,請問到時候是不是連黨代表、中執委、中常委還有主席,也全部改成用民調來決定,那民進黨還算是一個政黨嗎?
過去國民黨一再鼓吹既然有民調又何必要公投。誠然,只要樣本數夠大,民調與公投,甚至與任何選舉的結果是能夠極為接近,但我們會因此用總統大選民調來取代總統大選嗎?既然答案是否定的,那民進黨的領導階層,你們的邏輯又是什麼?
2009年12月31日 下午2:40
說得好,非常同意,身為中古黨員(黨齡十年),黨部除了繳費通知和投票通知之外,什麼都沒有,如果不是我爸幫我繳黨費,我才懶得繼續參加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