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雲林縣蘇治芬縣長專訪(1)
雲林縣蘇治芬縣長日前於百忙中抽空接受專訪,針對劉建國的勝選、雲林的未來,還有她個人的官司娓娓道來,因為篇幅的限制,有關檢調濫權與官司的部分,將另擇期刊出,以下為專訪的全文。
一、在進入縣政議題之前,想簡單的請教蘇縣長,劉建國為什麼會贏,而且是出乎意料的大贏?
答:
原因很多,有大環境的因素,也有地方和個人的因素。很多人說這是對馬英九的不信任投票,當然「八八水災」引起很大的民怨,但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誇大講成是對馬政府的全盤否定,畢竟這是一場地方選舉,是立委的補選。這次會贏,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對方沒有辦法全面的去買票,兩個對手陣營都被檢方抓到有賄選,這有非常大的嚇阻效果。在雲林國民黨不買票是沒有辦法選舉,這一次就是最好的例子。第二,是候選人劉建國本身的條件,這一次的得票,其他地方跟過去都差不多,只有斗六大贏。斗六就好像台北的大安區,民進黨從來不曾贏過,但因為劉建國是斗六人,擔任縣議員的時候,非常努力經營基層。上一次立委選舉,國民黨因為買票讓他落選,而整個當選無效的官司也是他緊咬著不放,才有今天這樣的局面,很多選民覺得應該用選票要給他一個補償,還給他一個公道。當然雲林縣是由民進黨執政也有相當的關係,而這一次蔡主席挨家挨戶的拜託,一個政黨的黨魁這樣認真掃街拜票,是會讓民眾感動,這一點我必須特別強調。
二、其他各縣市都希望爭取高科技立縣,只有蘇縣長您特別喊出要打造雲林成為台灣的農業首都,強調農業的發展,這在全國各地可以說獨樹一格,請問背後的思維是什麼?
答:
吳敦義提出所謂的「庶民經濟」其實我在四年前就已經在做。什麼是「庶民經濟」就是照顧好基層民眾的經濟,雲林縣73萬的人口,一半以上是與農業有關,如果不積極發展農業,創造好的就業機會、新的就業機會,這些基層民眾根本沒有辦法生存,打造雲林成為台灣的農業首都,就是最具體的「庶民經濟」。
雲林不是不重視工商業,而是更重視與農業有關的工商業。台灣的農業面臨很大的挑戰,農產技術不斷外流到中國,同時也要面對中國大面積種植的競爭,我們必須發展現代科技的農業,其中牽連到人與土地的關係、對土地的責任及永續發展的契機。
經過「375減租、耕者有其田」,完成第一次的「土地改革」,奠定了台灣小農經濟的基本模式。小農簡單的說就是把大塊田地切成無數的小塊,中間築起田埂。今天我們要推動第二次「土地改革」,就是要把田埂打開,讓資金進來,也就是要來推「小地主、大佃農」的農業。例如:雲林非常有名的美生菜生產,從個體戶發展到產銷班,然後再擴大到整個村,變成美生村,建立起經濟規模,創造新的競爭力。
三、除了不斷擴大農業經濟規模外,還有哪些具體措施,蘇縣長覺得是您的重要政績?
答:
雲林縣和其他縣市不同,就是積極協助農民興建農用設施,包括溫室、網室。使用溫室和網室,不但可以合理用藥,減低農藥的用量減少殘留,甚至可以有效抵抗風災,使農民能夠穩定的生產。目前全縣補助的面積達到110公頃,農委會不同意讓溫室和網室的設備可以向銀行低利貸款,各種補助的門檻更是不合理的高,而雲林縣政府的重點工作就是儘量協助農民能夠合理的取得資金,積極增添各種的農用設施。
其次,從生產到銷售每一個環節,積極來做安全認證。目前台灣各個農社、場、產銷班共有150個獲得生產履歷認證,其中超過一半以上在雲林縣,也就是說雲林市全國第一,就是希望建立起「吃安全、找雲林」這樣的口碑。另外,我們也鼓勵創造共同品牌,建立屬於雲林的品牌。除了國內市場,也希望打入國際市場,日本、韓國、中國、新加坡都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日前到新加坡進行農業展,就接到41個貨櫃美生菜的訂單,雖然量並不大,但表示我們把那個市場打下來了,意義就完全不同。我們也將雲林的醬油銷售到全世界,也將一台標準的貨櫃車改裝成移動超市,讓雲林優良的農產品能深入台灣各個角落,傳統中還是有不斷的創新。
(未完待續)
一、在進入縣政議題之前,想簡單的請教蘇縣長,劉建國為什麼會贏,而且是出乎意料的大贏?
答:
原因很多,有大環境的因素,也有地方和個人的因素。很多人說這是對馬英九的不信任投票,當然「八八水災」引起很大的民怨,但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誇大講成是對馬政府的全盤否定,畢竟這是一場地方選舉,是立委的補選。這次會贏,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對方沒有辦法全面的去買票,兩個對手陣營都被檢方抓到有賄選,這有非常大的嚇阻效果。在雲林國民黨不買票是沒有辦法選舉,這一次就是最好的例子。第二,是候選人劉建國本身的條件,這一次的得票,其他地方跟過去都差不多,只有斗六大贏。斗六就好像台北的大安區,民進黨從來不曾贏過,但因為劉建國是斗六人,擔任縣議員的時候,非常努力經營基層。上一次立委選舉,國民黨因為買票讓他落選,而整個當選無效的官司也是他緊咬著不放,才有今天這樣的局面,很多選民覺得應該用選票要給他一個補償,還給他一個公道。當然雲林縣是由民進黨執政也有相當的關係,而這一次蔡主席挨家挨戶的拜託,一個政黨的黨魁這樣認真掃街拜票,是會讓民眾感動,這一點我必須特別強調。
二、其他各縣市都希望爭取高科技立縣,只有蘇縣長您特別喊出要打造雲林成為台灣的農業首都,強調農業的發展,這在全國各地可以說獨樹一格,請問背後的思維是什麼?
答:
吳敦義提出所謂的「庶民經濟」其實我在四年前就已經在做。什麼是「庶民經濟」就是照顧好基層民眾的經濟,雲林縣73萬的人口,一半以上是與農業有關,如果不積極發展農業,創造好的就業機會、新的就業機會,這些基層民眾根本沒有辦法生存,打造雲林成為台灣的農業首都,就是最具體的「庶民經濟」。
雲林不是不重視工商業,而是更重視與農業有關的工商業。台灣的農業面臨很大的挑戰,農產技術不斷外流到中國,同時也要面對中國大面積種植的競爭,我們必須發展現代科技的農業,其中牽連到人與土地的關係、對土地的責任及永續發展的契機。
經過「375減租、耕者有其田」,完成第一次的「土地改革」,奠定了台灣小農經濟的基本模式。小農簡單的說就是把大塊田地切成無數的小塊,中間築起田埂。今天我們要推動第二次「土地改革」,就是要把田埂打開,讓資金進來,也就是要來推「小地主、大佃農」的農業。例如:雲林非常有名的美生菜生產,從個體戶發展到產銷班,然後再擴大到整個村,變成美生村,建立起經濟規模,創造新的競爭力。
三、除了不斷擴大農業經濟規模外,還有哪些具體措施,蘇縣長覺得是您的重要政績?
答:
雲林縣和其他縣市不同,就是積極協助農民興建農用設施,包括溫室、網室。使用溫室和網室,不但可以合理用藥,減低農藥的用量減少殘留,甚至可以有效抵抗風災,使農民能夠穩定的生產。目前全縣補助的面積達到110公頃,農委會不同意讓溫室和網室的設備可以向銀行低利貸款,各種補助的門檻更是不合理的高,而雲林縣政府的重點工作就是儘量協助農民能夠合理的取得資金,積極增添各種的農用設施。
其次,從生產到銷售每一個環節,積極來做安全認證。目前台灣各個農社、場、產銷班共有150個獲得生產履歷認證,其中超過一半以上在雲林縣,也就是說雲林市全國第一,就是希望建立起「吃安全、找雲林」這樣的口碑。另外,我們也鼓勵創造共同品牌,建立屬於雲林的品牌。除了國內市場,也希望打入國際市場,日本、韓國、中國、新加坡都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日前到新加坡進行農業展,就接到41個貨櫃美生菜的訂單,雖然量並不大,但表示我們把那個市場打下來了,意義就完全不同。我們也將雲林的醬油銷售到全世界,也將一台標準的貨櫃車改裝成移動超市,讓雲林優良的農產品能深入台灣各個角落,傳統中還是有不斷的創新。
(未完待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