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扁札記〉 美牛鬧劇的背後
去年11月17日「歐胡會」後,馬騜在中國國民黨「中山會報」主動發表評論,表示:「台美互信已完全恢復,美中台三角關係是60年來最好的時刻。」12月29日立法院對「食品衛生管理法」的修正,達成朝野共識,推翻了行政部門與美國政府所簽署的美牛議定書。隨即美國農業部與貿易代表署發表了措辭強烈的聯合聲明,警告「台灣當局應仔細思考,這項修正案通過後,將衝擊台灣作為一個可靠貿易夥伴,與國際社會負責任成員的名聲」,使台美關係陷入嚴重的危機,迫使馬騜在總統府召開緊急會議,並指示行政部門立即組團至美國進行說明溝通,希望能把傷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避免對台美關係產生過大的衝擊。但原規劃赴美的行政團最後取消了,對外說詞是兩團併一團,內行的人都知道這是美方行政部門拒見的結果。前後不過才短短一個半月,何以台美關係從「高峰」馬上跌到「谷底」?說穿了,完全是馬騜太過「無能」、「天真」和「膨風」所致。
外交完全以國家利益為最優先考量,台美關係也不例外。某些議題台美的國家利益一致,關係當然就會好,如果有所落差,關係難免會緊張。所以馬騜政府上台後一再宣傳,說民進黨阿扁政府時期台美關係多壞又多壞,馬騜的中國國民黨執政後多好又多好,根本是胡說八道、無稽之談。
在我擔任總統期間,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曾說台灣是一個成功的故事,而布希總統也曾在日本京都演講時表示,共享自由民主價值觀的台灣、日本和南韓,同為亞洲自由民主的最佳典範。但同樣的,只要提到「公投」、「廢統」、「新憲」和「入聯」這些敏感的議題,美國政府馬上又不留情面的表達「嚴重的關切」。這就是外交工作的本質,不可能每天都在穿新衣戴新帽歡喜在過年,也不會每天都在縮衣節食、勒緊褲帶度小月。
過去八年,台美關係雖有起伏,但我堅持「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主張並推動「公投」、「廢統」、「新憲」、「入聯」的基本立場從未動搖或收回成命。我也為台灣爭取到最優厚三大軍售項目,讓台海議題首度列入美日2+2安保會議的共同戰略目標,我也盡心盡力的為台灣民眾的健康把關,把美國牛肉的進口限制在30個月齡以下未帶骨的合理安全範圍之內。台灣與美國,甚至我和布希總統之間,的確是有一些涉及兩國國家利益的不同觀點與迴異立場,但基於對自由、民主、人權與和平等普世價值的共同信仰,彼此卻是真正的朋友和最佳的價值同盟。
有人認為馬騜在處理美牛議定書的議題之所以荒腔走板,可能跟美國綠卡、公民權有關,但馬騜早就說過他的綠卡早已「自動失效」。亦有人說可能與為了台灣的利益如軍售、TIFA、FTA和過境有關,但總統府再三澄清絕無任何利益交換。不過台灣民眾仍然不能理解為何美牛進口談判必須黑箱作業,不能事先照會國會?在我的時代開放美牛進口可以堅守不開放高風險部位的底線,而馬騜政府卻做不到?我能夠做到不簽任何東西,連換文也不必,為什麼馬騜要去劃押簽議定書?簽署議定書如同簽署條約與協定,依憲法、依大法官解釋都要送立法院審議,為什麼馬騜、蘇起一開始要騙說議定書的效力高於國內法,後來又改口說議定書只是行政程序,不必送國會批准?民主國家如美國國會都可以不批准美國行政部門與他國所簽署的條約、FTA,為何台灣的立法院不可以不同意簽美牛議定書?美牛議定書縱經簽署當然可以重新談判,南韓在2008年4月為了推動和美國簽署FTA,而恢復中斷5年的美牛進口,而且幾乎不限月齡、部位。但南韓人民經過2個月的示威抗議,6月10日全國100萬民眾走上街頭,李明博總統必須兩度道歉,並改組內閣,同時宣布延長美牛進口的禁令,最後逼使美國政府重啟談判,並排除30個月齡以上的美牛及牛腦、牛眼、頭顱、骨髓等高風險部位的輸入。我們不禁要問韓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
很清楚地,這次美牛風暴不但暴露了馬騜領導的危機,更凸顯了馬政府在美中台三邊關係進退失據。許多政治分析家認為馬英九在美牛議題上,之所以對美國做這麼大的讓步,是因為馬騜上台後向中國一面倒的政策,引起美國政界高度的疑慮,為了安撫美方的情緒,不得不犧牲台灣民眾的健康與福祉,偷偷摸摸的簽下美牛議定書。原本以為仗著立法院的絕對多數,相關擴大開放措施應可輕騎過關,沒有想到卻踢到鐵板,不但民間團體發動「美牛公投」第一階段連署成功,即將展開第二階段連署。相關議定書的內容最後更為朝野立委所推翻,這在其他民主國家等同對內閣投下不信任投票,如不解散國會,政府應立即總辭。至少與馬騜一起做出錯誤決策並負責執行的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應該負起責任,下台一鞠躬。
馬政府不斷向北京輸誠,結果引來華府的疑慮。為了安撫美方又只好不斷犧牲台灣人民的福祉,讓美方予取予求,難道這就是馬英九所謂的美中台三角關係的最好時刻嗎?「兩大之間,難為小」,獨裁的中國與民主的美國彼此的價值信仰與國家利益絕對是對立的,台灣不可能又要做中國的馬前卒,又希望是美國最忠實的價值伙伴,如果台灣繼續在「投降中國」與「討好美國」這樣的蹺蹺板,左右不斷擺盪,最後不但兩頭落空,更會散盡台灣僅有的籌碼。美牛鬧劇雖然精彩,但背後所隱藏的危機卻令人益發擔憂。
外交完全以國家利益為最優先考量,台美關係也不例外。某些議題台美的國家利益一致,關係當然就會好,如果有所落差,關係難免會緊張。所以馬騜政府上台後一再宣傳,說民進黨阿扁政府時期台美關係多壞又多壞,馬騜的中國國民黨執政後多好又多好,根本是胡說八道、無稽之談。
在我擔任總統期間,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曾說台灣是一個成功的故事,而布希總統也曾在日本京都演講時表示,共享自由民主價值觀的台灣、日本和南韓,同為亞洲自由民主的最佳典範。但同樣的,只要提到「公投」、「廢統」、「新憲」和「入聯」這些敏感的議題,美國政府馬上又不留情面的表達「嚴重的關切」。這就是外交工作的本質,不可能每天都在穿新衣戴新帽歡喜在過年,也不會每天都在縮衣節食、勒緊褲帶度小月。
過去八年,台美關係雖有起伏,但我堅持「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主張並推動「公投」、「廢統」、「新憲」、「入聯」的基本立場從未動搖或收回成命。我也為台灣爭取到最優厚三大軍售項目,讓台海議題首度列入美日2+2安保會議的共同戰略目標,我也盡心盡力的為台灣民眾的健康把關,把美國牛肉的進口限制在30個月齡以下未帶骨的合理安全範圍之內。台灣與美國,甚至我和布希總統之間,的確是有一些涉及兩國國家利益的不同觀點與迴異立場,但基於對自由、民主、人權與和平等普世價值的共同信仰,彼此卻是真正的朋友和最佳的價值同盟。
有人認為馬騜在處理美牛議定書的議題之所以荒腔走板,可能跟美國綠卡、公民權有關,但馬騜早就說過他的綠卡早已「自動失效」。亦有人說可能與為了台灣的利益如軍售、TIFA、FTA和過境有關,但總統府再三澄清絕無任何利益交換。不過台灣民眾仍然不能理解為何美牛進口談判必須黑箱作業,不能事先照會國會?在我的時代開放美牛進口可以堅守不開放高風險部位的底線,而馬騜政府卻做不到?我能夠做到不簽任何東西,連換文也不必,為什麼馬騜要去劃押簽議定書?簽署議定書如同簽署條約與協定,依憲法、依大法官解釋都要送立法院審議,為什麼馬騜、蘇起一開始要騙說議定書的效力高於國內法,後來又改口說議定書只是行政程序,不必送國會批准?民主國家如美國國會都可以不批准美國行政部門與他國所簽署的條約、FTA,為何台灣的立法院不可以不同意簽美牛議定書?美牛議定書縱經簽署當然可以重新談判,南韓在2008年4月為了推動和美國簽署FTA,而恢復中斷5年的美牛進口,而且幾乎不限月齡、部位。但南韓人民經過2個月的示威抗議,6月10日全國100萬民眾走上街頭,李明博總統必須兩度道歉,並改組內閣,同時宣布延長美牛進口的禁令,最後逼使美國政府重啟談判,並排除30個月齡以上的美牛及牛腦、牛眼、頭顱、骨髓等高風險部位的輸入。我們不禁要問韓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
很清楚地,這次美牛風暴不但暴露了馬騜領導的危機,更凸顯了馬政府在美中台三邊關係進退失據。許多政治分析家認為馬英九在美牛議題上,之所以對美國做這麼大的讓步,是因為馬騜上台後向中國一面倒的政策,引起美國政界高度的疑慮,為了安撫美方的情緒,不得不犧牲台灣民眾的健康與福祉,偷偷摸摸的簽下美牛議定書。原本以為仗著立法院的絕對多數,相關擴大開放措施應可輕騎過關,沒有想到卻踢到鐵板,不但民間團體發動「美牛公投」第一階段連署成功,即將展開第二階段連署。相關議定書的內容最後更為朝野立委所推翻,這在其他民主國家等同對內閣投下不信任投票,如不解散國會,政府應立即總辭。至少與馬騜一起做出錯誤決策並負責執行的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應該負起責任,下台一鞠躬。
馬政府不斷向北京輸誠,結果引來華府的疑慮。為了安撫美方又只好不斷犧牲台灣人民的福祉,讓美方予取予求,難道這就是馬英九所謂的美中台三角關係的最好時刻嗎?「兩大之間,難為小」,獨裁的中國與民主的美國彼此的價值信仰與國家利益絕對是對立的,台灣不可能又要做中國的馬前卒,又希望是美國最忠實的價值伙伴,如果台灣繼續在「投降中國」與「討好美國」這樣的蹺蹺板,左右不斷擺盪,最後不但兩頭落空,更會散盡台灣僅有的籌碼。美牛鬧劇雖然精彩,但背後所隱藏的危機卻令人益發擔憂。
0 意見:
張貼留言